西方军队里有随军牧师,靠随军牧师来进行心理辅导。
而华国军队里有政委,营以下有指导员,士兵的心理辅导主要由政委或指导员进行。
主要是进行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的教育,以及战争意义的教育。
但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战前作什么样的动员,出于对死亡及战场本能的恐惧,上战场的士兵难免会出现心理紧张,而导致各种心理问题的出现。
所以我们的战后心理辅导必须跟上,不仅仅是全军动员,还应该有对应的措施,尽早的预防,及时的发现。
我建议把战后的心理辅导列为了正式的医疗救助手段和项目,把心理干预工作落到实处。
尤其是对刚从战争中退下来的军人,要严格落实心理排查,尽早发现,尽早治疗。
另外,我还建议建立军人心理健康档案,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进行相应的排查和疏导工作。
文工团的作用也要发挥起来,在战后尽量多安排一些文娱节目,让美好的视觉体验洗刷战士们狼藉的心,带去温暖和幸福感。”
顾清欢的建议非常中肯,可行性也非常高。
“你说的不错,这样一来确实能极大程度的预防和发现这种病症。
但是我们目前没有相应的班底,更没有心理相关的专家来做这件事情啊!”
这位将军的问题,也是大家的问题。
方法有了,但没有能做这事的人啊!华国还是太落后了。
方志海站出来说:“专家不就在眼前吗?
我觉得小顾同志就很好嘛!你们不要总是用老眼光看人,年纪不能界定人的能力。
小顾同志能提出这样的理论,也能落实到实践,说明她的能力已经足以胜任,我们应该大胆的给她机会。”
方志海极力促成此事,一方面确实是对顾清欢青睐有加,另一方面也是在给她争取机会,报答当初出手治疗的恩情。
他儿子方正平现在反正是好的不能再好了,偶尔回家时不时还问起顾清欢两口子,两家人现在来往没那么密切了,可情谊不是假的。
这个机会确实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如果能在军方这边露一次脸,争取到一定的职位,干出一点成绩来,顾清欢这辈子相当于就有了免死金牌。
以后不管她做什么,都有一个天然的后盾和王牌,这就是活招牌。
心理医生能做到这个份上,就已经是天花板了,关键是她才二十多岁的年纪,刚刚大学毕业。
云润同感激的看了方志海一眼。
这是他的儿媳妇儿,他也希望她好,但越是这种时候,他越不能说好话,要避嫌,免得弄巧成拙。
而方志海出面说话,则刚好。
继方志海之后,卓逸凡也主动开口帮忙:“一事不烦二主,既然这个方案是小顾提出来的,她也是首次提出战后心理综合征的人,那她就是最适合干这事儿的人,没有人比她更了解这个病了。
我建议,由她牵头成立心理干预小组,专门应对这方面的突发情况。
不只是战后的心理干预,甚至是灾难后的心理干预,乃至像平时我们消防员的心理干预,公安出警后的心理干预,都可以搞起来。
我们国防部其实也有很多需要心理干预的战士,到时候还请小顾多操心了。”
卓逸凡的一番话,直接相当于板上钉钉的把这事儿定下来。
其他人也跟着附和。
“卓将说的有道理,我去年救灾途中,看到了好多惨绝人寰的人间惨剧,当时还有家属哭晕过去,甚至当场自杀的。
若是那个时候,能对他们进行一些心理疏导,也许情况会好很多,可惜我没那个本事,只能干瘪瘪的安慰几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实别说是他们了,就说我自己,看到那样的人间惨剧,回来以后,几个月都睡不好觉,整天心里都不得劲。
我们的战士也是,士气低迷。”
“我去年也听说了一例公安因承受不住心里压力跳楼的案件。
特别是云省的公安,死亡比例非常高。
我们确实需要采取一些手段,确保队伍里的同志们身心健康了。”
“是啊,卓将和方将说的有道理,这专业的事情还得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我看小顾同志就很不错,可以胜任。
她年纪轻轻,履历可不简单,出身名门,一家人都学识渊博,年纪轻轻就从华清大学提前毕业,连续发表了两篇文章,都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注意,巾帼不让须眉。”
顾清欢靠自己的能力让所有的人都折服,一致通过,由她牵头,成立心理辅导小组,并答应把这件事合法化,出具相应的文件。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军方给了她极大的权利,让她自己组建自己的班底,决定小组的人选。
只有一个要求:尽快发展起来。
华国,需要这样的后勤保障。
一直到散会,顾清欢跟在云润同身后,都还像在做梦似的。
没想到,就是来做了一趟演讲,竟然就莫名其妙的完成了自己的梦想。
是的,她考上大学,努力学习心理学的最终目标,就是想把心理学普及到华国的各个角落,运用到实际的工作生活中,让所有人重视这一类群体,不要做无谓的牺牲。
她想过自己可能会用一生去践行这个目标,实现这个梦想。
但没想到,机会就这样华丽丽的来了。
她太激动了。
云润同看她高兴的像个孩子,也弯了弯嘴角,忍不住提醒道:“欲戴皇冠,必承其重,孩子,希望你不要忘了你的初心。”
顾清欢点头:“放心,爸。”
活了两世,功名利禄于她而言,其实并不那么重要了,她想要的,只是一个问心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