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直相信一个道理:坏人不分男女老幼,好人也是、有能力的人亦然。
人多了,就很难做到因材施教、知人善任。
但至少通过科举,能筛选出这个时代需要的人才。
人才、或者庸才,和性别毫无关系。
秦瑶光并没有天真的认为,只要女子能参加科举,就能一举改变女性被剥削压榨的地位。
但多了这条路,就会有优秀的女子从层层桎梏中脱颖而出。
要不然,民间如何会有代父从军花木兰的事迹流传?戏文里为何会唱女驸马?
她要做的,就是让她们不必冒名顶替,堂堂正正地参加科举。
第一个参加科举的女子,定然会被视作离经叛道的异类,顶住重重压力。
但没关系,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第三个……
当男女同朝为官成为常态,女子有了属于自己的收入,就不用依附男人而活。
曾经坚固不移的父权、夫权,慢慢就会被渗透。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在一个家里,谁荷包里有银子,谁就能把腰板挺得直。
秦瑶光不求男女平等,她只想要和之前种种措施一样,埋下一粒种子,然后,静待花开。
哪怕她这辈子都看不见结果,也没关系。
但是,施政切忌急躁,往往过犹不及。
治大国如烹小鲜,便是此理。
她想让女子拥有科举资格,却不能直接将此事给抛出去,势必引发震荡和反弹。
先从册封女官等等职务开始,一点点进行渗透。
温水煮青蛙。
她刚登基,多封些女官算不得什么大事,众臣不至于要在这上面反对她。
待时机成熟,再让女子参与科举。
不过,改制一事,宜早不宜迟。
新官上任还有三把火呢,她这位新帝,改个制不算什么吧?
更何况,改制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先帝早有构想。
就像户部,便是改制到一半的产物。
说到户部,就不能不提已告老还乡的户部尚书。
汝阳王死前招供,户部尚书和他暗中做过交易,私底下售卖粮食给他。
而他则用这批粮食,养活了大批私兵,成为最后谋反的根基。
论案情,户部尚书应当做汝阳王从犯论。
但丽妃已付出生命的代价,从上到下流的血已经足够多。
再加上户部尚书在任的这些年里,称得上一句兢兢业业,替国库里积攒下不少粮草钱财,没有辜负先帝选拔他成立户部的期望,立下汗马功劳。
秦瑶光便借着大赦天下之际,罚没了他大半家产,允他告老还乡。
户部尚书,是唯一一名牵连进汝阳王谋反案中,还能全身而退的官员。
“殿下,尚衣局奉御到了。”谷雨上前禀报。
秦瑶光放下卷宗,按了按额角:“让她进来。”
奉御身后跟着七八名女子,她们都供职于尚衣局,负责替皇帝缝制各色服饰。
而她们今日送来的,便是大婚当日的红色礼服。
足有一人高的紫檀木衣架上,撑开一套红得令人心醉的精美华服,用料名贵绣工精美,龙纹闪着熠熠金光。
秦瑶光这才恍然大悟,还有两日,就是大婚之期。
她竟是忙得差点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