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6章 恢复训练(2 / 2)

谍海孤雁 怕热胖子 6470 字 1天前

另外,一体化消音器的手枪、冲锋枪、半自动步枪乃至狙击枪,都已经利用现有武器改出,因为只动枪管等前半部分,枪膛这些不用怎么动,所以性能尚可,具备实战性,所以也已开始装备。

至于步枪,他们目前使用的,主要以半自动为主,ZH-29及改型还在使用,另外,修械所研发定型,老蒋还正式赐名中正式的半自动步枪及改型,像较短的紧凑型卡宾版,狙击枪版,已经开始使用。

当然,老式枪型,依旧要求熟练掌握,为此,训练场放着大量老枪,国外各国装备较多的步枪,以及国内仿制的诸多型号皆有。

至于特殊武器,从机枪到榴弹发射器,再到迫击炮、掷弹筒这些,皆要求熟练掌握,反正多学一点,肯定没毛病。

就像柱子,不仅是组里狙击手,还是炮手跟教官,这段时间,他一直在靶场给修械所测试火炮,炮被他使得出神入化,炮弹像长眼睛一样,射表都是他带人校定的。

不过,战斗及武器使用,仅是训练的一部分,众人的本职,是特工,反谍抓捕、潜伏摸排、情报搜集等等才是职责核心。

虽然单靠练,练不出多高门道,但也不能不练,像手上功夫,是高超抓捕技能的前提,知识面、对局势的了解把控,是情报搜集解析的前提。

另外,通过复盘行动、演练行动等总结经验,也是成长路径,老队员们靠此恢复状态、梳理经验沉淀,新队员们,则在此过程中,被带着学习掌握过往经验。

当然,少不了实战检验,林默也早留好了,给他们试手的机会,这边动静那么大,修了那么多路,建了那么多工厂,日本人不可能一点不动。

林默之所以没有过多防范,就是张着口袋给他们钻,当然,日本人也不傻,明知林默这位大敌在此,还敢肆无忌惮活动。

所以,这些人藏得很深,哪怕重庆站也盯上了,但迟迟未曾有什么突破,当然,也与林默,未向他们提供相关情报有关,林默早已警觉,肯定会有动作,手上目前也掌握了不少讯息。

没分享,并非林默私心作祟,主要原因,对方并没展现出能处理此事的能力,给了他们很可能搞砸,甚至影响林默正常工作。

次要原因,是这些讯息,有不小的指向性,哪怕脱敏,依旧很容易猜到一些私密布局,而这些布局,在未来还有用,不宜随意扩散。

集训得差不多,林默便带着众人开始实战,首先核查的,自然是竹海基地周边,那里的动静,无法彻底隐瞒,已经觉察到了。

其次,便是修械所各处工厂周边地区,甚至下属企业内部,修械所的武器研发生产能力,在国内,说是第一,可能还有人质疑,但若说名列前茅,那绝对无人可否定。

最后,便是飞行俱乐部、机场、防空设施等等的周边,这些地方,重庆站侦破后,又发现对方不少更隐秘的活动探查痕迹,肯定不能放过。

不过,规划得很好,却也不可避免有些意外发生,像在竹海基地周边摸查时,发现对方正在接触,传回后可能对基地带来巨大威胁的情报。

了解后,林默果断拍板,匆匆展开行动阻止,虽然最后,带来一串连锁反应,导致整个行动有点儿虎头蛇尾,未能毕其功于一役,导致不少日谍成功撤离。

不过,林默认为是值得的,因为竹海基地太关键,侦听敌人的无线通讯,能为破译工作提供大量资料,破译后,还将掌握敌人大量情报,这对战局有巨大影响。

而在此期间,改革工作及相应的工程建设,也大部分结束,改革算是完美收官,而几处基地,及情报处未来总部,也完工或有序建设中,无须林默再操心。

不过,林默并没有返回南京,而是带着队伍,在川渝等西南地区,对日谍进行了一轮系统性打击,挖出为数不少的潜伏及变节人员。

日本人可真是处心积虑,这些人中,挖出了不少,已蛰伏待命多年的老间谍,若非国府有后迁迹象,这些人可能依旧在休眠中。

另外,以往办案中发现的问题,像留学、亲日群体,易遭其笼络、收买利用的情况,这边同样存在,再加上一些威逼利用手段变节的卖国者,触手遍及西南各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些人,源源不断,将各地的地理、人文、军政等讯息,收集提供给日本人,根据交代情况,日本人可能比国府更了解自家国境状况。

这些人,蛰伏得很深,行事上也颇为隐秘,只不过,终究没经历过什么反谍,在林默这支,战功彪炳的反谍队伍面前,漏洞多多。

只不过,虽然借机清理了大批间谍人员,但也反应出一个严重问题,西南这边,基本没有什么反谍力量,以反制敌人的情报试图。

且不仅是西南,很多地方都存在同样问题,像刚刚开展反谍工作的两湖,相关情况也很突出,而关注较少的中原省份、西北省份,问题估计也一般无二。

肯定不能坐视此现状持续,哪怕反谍,并不能阻止敌人的探查,也可推高探查的成本与难度,如此总归能牵制敌人一二。

案子还没彻底了结,林默便写了情况说明报告递上去,戴老板自然也第一时间,将其递到蒋校长案头。

毕竟反谍工作增加,人手自然要扩张,势力权力自然随之扩大,且情报处刚打了几场漂亮仗,老蒋很大概率会同意此事。

不过,林默这么急着递上去,是出于另一方面考虑,毕竟,若历史依旧,另一件大事即将发生,到时情报处肯定会做出正确选择。

那时候,意味着功劳巨大,忠诚且被信任,有此由头,自然能顺势大举扩张,只不过,若事后报上去,便有点挟功讨权的意味,所以,此事最好在事前上报,让其事后出于补偿心理,主动让情报处扩张,如此才不至于对情报处及他们这些人心生不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