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传媒话语的核心就在这里。
传播力跟刚改开十来年的内地传媒天壤之别。
实际上从昨晚的首演之后,已经在艺术圈一石激起千层浪,各种评论铺天盖地。
鲍里斯·杰斐逊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专栏作家,已经有了慧眼识珠的美誉。
他在之前评论这部歌舞剧中用到的各种词汇,成了这一晚好多媒体引用的重点。
几乎异口同声的谈到《哈姆雷特》作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首,在这里被创造性的引入到动物世界,用更加轻松诙谐的方式诠释。
而且还是富有新意的东方文化载体,显得特别具有创新精神。
褒贬观点争论得非常激烈。
赞扬的当然是这种剧目明显会获得市场青睐,特别是在商业化特别浓厚的百老汇,这样一出HK排演的歌舞剧,从各方面都无懈可击的优秀剧目。
绚烂缤纷的舞台效果,唱腔优美,舞蹈精湛的表演全过程,都是视觉、听觉的盛宴。
一定会在百老汇成为全新热门剧目!
而批评的声音肯定就集中在最后皆大欢喜的结局太浅薄,跟《哈姆雷特》带给人们沉重的反思相距甚远。
反驳这种批评的当然就是那是什么时代,文艺复兴时期,现在是什么时代,观众已经不愿意只接受悲剧了,也不是只有悲剧才叫升华主题。
况且看看这部新时代的歌舞剧,把握到了恋母情结这样一个非常具有现代心理特征的元素。
多时髦?!
多么富有时代新潮特征?
总之所有侧重文化、艺术的媒体声音,全都集中到这样一出东方剧目上来。
而且从远隔四千英里之外的西海岸好莱坞都发出了声音,有点弱弱的:“这……我们已经正在制作的《狮子王》动画片,已经投入巨资搞了两年,怎么……有点说不出的感觉呢?”
毕竟一个是动画片,一个是歌舞剧,载体不同很多表现手法,台词,差异就极大。
非要说人家先出炉的歌舞剧是抄袭自己还没完成的动画片,也有点牵强。
所以争议、争论、争吵非常多。
自然也就成了媒体热点,各种媒体都来蹭热度。
哪怕还没有什么舞蹈同行注意到这种胸衣特点,可迪奥的人肯定会看到。
毕竟迪奥品牌扎堆儿的第五大道跟百老汇还是交叉十字路口呢。
作为时尚行业,天生就跟艺术交织得很紧密。
对这些大热新闻肯定要关注,随时可能从中找寻灵感的。
自然也会敏感的发现自家LOGO怎么出现在了这样一款产品上?
一款他们最好的营业员、品牌经理、设计师都不认得的自家产品。
肯定就会刨根问底。
你这怕不是侵犯版权、冒牌货色?
在花旗、薪乡发现这种事情是重案。
甚至已经有熟识奢侈品牌的专栏作家根据这些照片抓住线索,评论来自HK的东方团队,难道就是这样盗窃品牌文化的?
要知道这时候的迪奥,乃至LV等品牌几乎都还没有走上全产品系列的路线。
再著名的牌子,一般也就相关的一两个门类产品。
迪奥起码这时候还没开始做内衣,主要集中在女性成衣,也就是大衣、外套、裙装,连后来著名的彩妆都没开始呢。
在行家眼里,一眼就知道根本没这个品类。
这在极其讲究品牌的花旗、薪乡很失格。
这个话题瞬间又在原本的艺术氛围上出圈。
到了时尚圈。
好多下午晚上出来的报纸、媒体,哪怕不是艺术版面,也在提到这个事情。
甚至连有些“别有用心”的电视新闻,都赶紧抓了这个消息。
爆炒!
渲染东方就是制假的源头的话题。
迪奥这边更是因为只隔着几条街,直接找上门来。
荆小强却不慌不忙的请对方跟公司总部查一下,有没有跟东方授权品牌分类。
哪怕只是授权在中国区域使用,这也不违规啊。
更主要的是,我们这里还带了几套迪奥牌运动内衣,你们拿去试试看,有没有市场兴趣?
如果你们没有兴趣,那我们就开始用MIYA的品牌进行销售了哦。
到目前为止,整个花旗市场的运动内衣,还属于很小范围的运动器材。
但是看看全美风行的慢跑运动,就知道这个运动胸衣的市场前景了。
老实说,迪奥品牌这边一开始是很不屑的。
我们是要讲品牌故事的高档生活引领者。
怎么可能来做这种汗津津的东西。
可看了荆小强出示的授权证书照片,打电话也能跟欧洲总部查询到确有此事。
刚要警告这种东西不许做了,起码不许出现在花旗市场。
耐克之类的运动巨头就已经找过来了。
千万不要低估了资本主义商家的敏锐嗅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