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无情的演唱机器(2 / 2)

声乐界可以说是典型的皇帝新衣。

又瞧不上通俗唱法,可实际上这套阳春白雪的东西就没多少市场,老说国外高雅音乐受众群体更多。

实际上荆小强才是最懂的:“在百老汇,能长期演的剧就那么几部,其他大部分都是几年甚至几个月就倒闭,你想想,这相当于一个行业,大部分公司只有几个月到几年寿命,剧组倒闭以后也不知道还能不能找到新工作,因为每年全世界都有大把的新鲜血液涌入。”

举例感受啥的张口就来:“但是歌舞剧的确又比歌剧更有生命力,也比我们的戏曲更有市场,在歌舞剧里又唱又跳甚至连唱腔都不严格要求,只要观众喜欢就行,根据剧情从美声到摇滚、嘻哈啥都可以,这种情况下,歌舞剧就是种花旗价值观的输出和广泛被接受,高质量的演出效果,完善的市场化运作,观众的口碑才会越来越好,这种情况下,我们再努力跟随有用吗,总是把作品做出来去乞求国际社会认可,不如认认真真做回我们自己,让国内观众认可。”

在行业鄙视链里面,美声唱法的歌剧是最高位,美声到各种唱法都有的歌舞剧居中,基本是通俗唱法的音乐剧最低,但这些都比通俗歌唱要高雅。

而歌舞剧区别于另外两者主要是得又唱又跳。

这个对主演的要求太高了,差不多就是文武双全的地步。

在胡德尔松基础上还得了烟熏火燎加成的荆小强,上下通吃,加上丰富的剧院经理感受。

自然不屑一顾。

但这话在90年说,哪怕在百老汇都会被全行业封杀暴打吧。

更别提什么都亦步亦趋看着欧美国家的国内音乐专业。

甚至这年头是从上到下各行各业都觉得欧美好得不得了,所以出国留学英语培训都能发展成上市公司。

哪有荆小强那种被黑金贵误伤、ZZZQ丢命的无奈感受……

周晴云居然第一反应还是不骂,而是赶紧哄孩子:“好了好了,不用公开说这些,先把技巧上的东西夯实,个人能力精湛了,才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愿。”

荆小强其实哪有兴趣搞这些大方向,只是就像每个男人喝多了都会探讨下中美话题一样。

现在只是带着三十年以后的心态,看周晴云这样自己挺尊重的老师把所有重心都放到外国标准,有点不适应。

其实这年头什么都是外国标准。

他也不多说,看旁边有架立式钢琴,舒展下手指:“那我唱三个片段各位可以感受下,第一个,歌剧《蝴蝶夫人》的著名选段晴朗一天……”

这特么是个女高音!

研究生们就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他们中间哪怕有钻研女高音的,都不敢这么说唱就唱,而且这出了名的高难度,荆小强还自弹自唱!

你是琴声双修吗?

可很明显,他那宽厚健壮的胸腔已经比上次给周晴云尝试莫扎特的《魔笛》时候强劲多了,直接是2.0的排量升级到3.6,可能还加了涡轮增压。

从第一句高亢的意呆利语发音,就让周晴云幸福得双手合十,沉浸倾听。

师哥师姐们片刻之前的MMP,全都变成WCNMMP,这特么还是人嘛!

这剧就是欧洲人写的明治维新那段,花旗打下RB后,一个花旗军官在当地找个女人保证发动机不空转,等服役完了回国就拜拜,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的虚伪无情。

这一段是傻不拉几的女人在山头等着男人的军舰回港,心花怒放的高歌。

这是歌剧里面最最最最著名的剧目唱段之一,很多女高音歌唱家都爱在盛会上表演。

荆小强面无表情的简单和弦伴奏,纯用歌声演绎出傻女人期待的兴奋热烈情绪。

唯有这样的情绪烘托,到后面的曲目被抛弃的时候才会有巨大的艺术落差感。

不看脸,不看人,真的以为是个身材高大的大洋马在引颈高歌,而且还得是大长脸那种,感觉才能唱出那么多绕梁三尺的变化来。

光是这么地道的意呆利语门槛,国内能达到的就寥寥无几。

等到高音的时候,熟悉这些唱段的师哥师姐们,都感觉头发根也立起来!

从教研室外面经过的,无不驻足,没敢打扰。

听发音就是外国专家吧……

唯有荆小强若无其事,收功结束,钢琴还来了个尾音回旋:“第二个,歌舞剧《西贡小姐》的重点曲目《Bui-Doi》……”

他就是个无情的演唱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