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即将发书洛阳, 最先感到不寻常的是陆扩。京兆府、度支部和皇帝联合下令,拨款修缮渭水河渠,即便有司徒吴淼的阻碍, 但是在三公权柄削弱的今天,也无法影响结果。
好在长安也要体面, 给陆扩加侍中衔, 可直接入觐常伴皇帝身畔,面上的意思就是有委屈可以直接说。洛阳方面,更是派出魏钰庭去亲传旨意。陆扩也明白根本没人愿意自己在皇帝近畔招摇, 因此接过旨意,直接前往丹阳郡公府。
时人都说民部尚书是实权之职, 具体事务也没有特别纷杂。但只有处在陆扩这个位置上才知道,身在这个职位除了职务上本身的责任外, 还为家族掌握更为宏观信息来源。
自陆昭离开行台之后,为了保证陆家对朝中局势上的明晰, 陆扩简直战战兢兢。如今陆家因陆归服丧,实力大大减弱, 这是朝廷对陆家动手的最好机会。但陆家在秦州、荆江、扬州一带的力量之所以没有被迅速瓦解, 就在于许多手段在陆扩这里就已经发觉,进而被瓦解、预防。
在意识到此次朝廷忽然兴修河渠有些古怪,陆扩立刻上了心。果然, 丹阳郡公府里也已经紧张起来。陆柔手里拿着长姐的书信,在门口就将陆扩迎了进去。在一间私密的别室里,连尚在休养的钟长悦都硬撑着到场。
钟长悦道:“行台新政, 皇后本与河东各家商议好, 若再反悔,司州各家便都会知道行台与长安的矛盾难以调和, 届时风向必然有变。”
陆扩本是个武人,当即从席中跃起,一脚踢翻旁边的几案,怒声道:“朝廷意欲何为?莫非不识我陆家刀剑之利?”
陆柔连忙规劝:“叔父莫急,朝廷即便要对陆家动手,也不会现在下令。如今朝中所惧,一是秦州、江州不容有失,二是世子已扶陵至扬州,一旦有变,扬州也要交付。此次发书兴修水渠,仅仅是暂缓之计,目的只在行台和皇后。”
“二娘子说得有理。”钟长悦道,“不过叔父的担忧也有道理,京中仍需警戒。三辅之地,我家仍有甲士,今日可即可调往长安附近。京中原护军府将士虽然死得惨烈,但也留下来一批,都是陆家的死士,可随时联络发动。世子临行前,也安排了一批秦州游侠入京,如有危急,可在各地引起骚乱。”
“然而兵戎相见已是下策,只要长安一日不拨款给洛阳,洛阳的危机便不能解除。我等还是要筹谋如何协助皇后,让朝廷把款拨下来。” 钟长悦说话一多,也不由得轻咳几声。
此时陆扩也冷静下来,如果是朝廷针对陆家整体做出打击,那么他身在中枢不会感受不到,司徒吴淼也不会感受不到。
钟长悦看着墙壁上挂着的舆图,若有所思道:“如今北镇不安,未来归属或是重中之重。祝悦的母亲受封女尚书后便回南凉州家中养老。朝廷或想将祝雍夫妇接回京中,以施掌控。我等可修书一封去秦州刺史府,请陆放公子帮忙将祝雍夫妇接到秦州。世子那里也要派人去扬州告知,扬州刺史苏瀛不是善茬,一定要让世子多加小心。剩下的就等行台方面的消息,我们再作配合。”
陆扩点了点头,虽然心情平和了不少,但脸色依旧阴郁:“是谁想出修河堤的法子,来日我必让此獠滚出长安。”
洛阳宫内已是熙熙攘攘的景象,河东各家都派出了代表入行台任职,其中以薛珪最受礼遇。陆昭孕期已足五个月,小腹微微隆起,但走路还算轻快。下午避开日头后,陆昭便与薛珪一边闲庭信步,一边谈起政事。
陆昭缓步前行:“司州去年旱灾,世道仍需重治,数万生民期盼安定,行台更要毕集贤良以致功成。河东地利,揽南北扼要,行台七兵尚书空缺,只是责任太重,仍需专奏君王,镇东将军府那里也要打好招呼。只是汲郡和兖州闹得那样厉害,吴将军那里怕是没有心情。我想先请玄锡担任行台七兵部侍郎,不知玄锡意下如何?”
薛珪见陆昭明明白白地把职位交代给自己,也是喜出望外,更何况行台尚书一级的职位他凭资历已经不能奢望,能得到侍郎一职,已经相当不错。
对于本地豪族,陆昭也是本着能为行台所用便不拒绝的态度,但也绝对有自己的底线。从忠诚的角度而言,当初薛珪能想着摆脱杨茂主动亲近行台,就已经堪称地方豪族的良好表率。中枢与地方的冲突永远都有,信任刚刚建立,矛盾也要一点一点地解决。
而对于薛珪来说,能让河东人自己出面为河东争取利益,已经足够令人安心。世守地利,并不意味着必须有称霸天下或割据一方的野心。世族传家还是以平稳为要,这方寸之间的把握也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上次陆昭前往河东的时候,他就感受到了这一点。
薛珪立刻叩首道:“薄才厚献,已是惶恐。先前愚钝,后知后觉,承蒙皇后不弃,臣愿为行台拣取。”
陆昭抬手一笑:“玄锡无需惶恐,为国效力本就无分先后,只要恪尽职守,来日积功累世,未必不能显耀前人。”
七兵尚书的职能并非掌握军事事权,而是掌控全局的军事情报,外加与各地军府沟通。在应对汲郡赵家和并州问题上,陆昭也急需这样一个万金油来做参谋,以此来增加抚平汲郡赵氏的胜算。
两人正相谈时,庞满儿前来禀报:“启禀皇后,长安的回复到了,还请皇后移步正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