漪澜殿内, 薛琬仍在盘问公主的下落。殿内的茶碗已被摔碎了好几只,杨真宝趴在一张宫人受刑用的长条凳上,受着笞刑。
“最后再问你一次。”薛琬冰冷地声音从杨真宝的耳后传来, “公主被你们送到哪去了?”
“我已经说了,我不知道。”杨真宝的眼皮倔强地一抬, 望着不远处的宫灯, 一丝丝汗从额头流了下来。
薛琬的两只眉毛慢慢垂下来,摆出一个极其失望的表情:“那就怪不得我了。”他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却透露着阴寒, “上廷杖吧。”
不过十几岁的小孩子,身量纤瘦, 两根廷杖从腋下穿过,轻轻一挑便挑到了地上。随后一支廷杖猛击在腿弯处, 杨真宝筋骨一痛,僵硬地跪了下去。
准备行刑前, 薛琬走到杨真宝身边蹲了下去,玩弄着他头上的巾帽, 如同在挑弄猫狗:“你是个忠心的, 告诉我们公主在哪,日后还能跟在公主身边伺候。你再好好想想?”
“既然薛公说我是忠仆,其余的就不必真宝多说了吧。”杨真宝知道内廷廷杖的厉害, 他闭上双目,手狠狠攥着衣角,但还是流了两行泪珠子。
薛琬站起身, 背过去不再看他, 吩咐左右道:“行刑吧。朝着上边打。”
廷杖一般都打臀部,虽然皮开肉绽, 但将养一个月仍能下地行走。但若朝臀部以上打,就到了腰和脊椎,表面看着没事,但一杖下去脊骨碎裂,两杖下去肾脏就出了血,无异于死刑。
行刑的人相顾而视,短暂的犹豫后,高高举起了廷杖。
“且慢!”
寝殿的大门被推开了,薛芷竟穿戴整齐地走了出来。此时,王济也办妥了事走了进来,入殿就看到了这一幕。
“公主我已让宫人送至皇后处。”薛芷道,“其实你们想行废立之举,无论是挤掉陈霆也好,还是强攻禁中也好,最终的目的都是挟持皇帝,挟持大义。既然这样,何不让我去试试呢?皇帝身边不仅有左卫将军的部众,还有殿前卫,还有内侍监。你们一层层攻过去既费时间,又要冒险。你们可以派人将我押送至未央宫,让我亲自向皇帝陈情辨明汪晟上书之事。我便可以趁机挟持皇帝,让皇帝打开宫门,迎你们兵马入内。”薛芷晃了晃手中那支锋利的步摇,“我们里应外合,岂不胜算更大?”
薛芷说完,薛琬刚想应话,王济却打断道:“挟持君王无异于谋反,若一击不成,我们所有人都会被视为叛逆。”
“怎么,尚书令此时还在想着自己的退路么?”薛芷反问道。
此时,薛琬也怒目看向王济,自己都已经挑起头了,王济怎么还在考虑体面的问题。他的女儿挟持皇帝不体面,那他们领兵攻入未央宫就体面吗?
王济目光暗沉,其实只要发动宫变,最后会是什么结局都不是可以算定的。先前儿子与自己谋划此事,也只是将大概框架计算出来。褚潭新平起兵,通过薛芷和汪晟直接拉绣衣御史属和镇军营入局。长公主与舞阳侯也一直有扶植五皇子上位之心。这些大势是能够算定的,但是实施过程中那些细微的变化都难以掌控。
权谋并非招招算定的棋局。史书中那些兴衰之变,离合之势,深险之谋,自己看清了,了解了,觉得如此这般就可以。然后沉心谋划个十年,自信上场,结果自己刚支个马,对方不架炮,开始挂车了。话本子里可以这么乱写,百姓可以这么臆想,毕竟集伟力于一身更符合普通人的想象。但是政治牌桌上的人却要时时刻刻警惕着,他们操纵着大势,同时也被大势操纵着,所有人的决策与命运,都是时局中各方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他之所以虚虚实实,躲在所有人身后,一是为了看清大局,二是他知道,这场棋局中还有两个最大的变数,那就是皇帝和陆家。只有站在岸上,他才能知道风向所在,浪势之高,既而做出最迅速的反应。
“既如此,那我也没有异议。”对于王济来说,目前最重要的仍是拢住大局。他要和薛琬相对独立地分开,那么就要先获取对方的信任。“现在宫门封锁,不宜轻动,稍后我便派人护送容华从廊桥前往未央宫。皇后那里,我随伯玉前往,一同请诏。”
薛琬此时才放下戒备之心,道:“这才是共同举事之心。”随后又对女儿道,“芷儿放心,事成之后,爹爹会为你们正名的。”
“算了吧。”薛芷冷笑。她从来没有受到他们的尊重,就更不必祈求他们的怜悯。她从来没有受到他们的正视,又何必仰赖他们的裁决。
没有理会父亲的尴尬,薛芷走到杨真宝面前,将一块腰牌给他。不过是一块普通的木牌,这是各宫嫔妃派人来往少府膳房的通行牌。薛芷意味深长地看了杨真宝一眼,而后道:“你不过是个虫儿,在这么大的风雨里,不会看风向也不会站位,早晚要被踩死。去膳房领个差事吧,不用在这里待了,你不适合这里。”
当杨真宝一瘸一拐的身影消失在夜色中后,薛芷道:“那么请尚书令派人送我走吧。”
长乐宫与未央宫接连的廊桥此时也已经关闭,但仍比打开宫门要容易。侍卫层层通传,最终上达天听,皇帝允许薛芷入未央宫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