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镆今天一口气弹劾三人,其中郭勋是物理学社成员,方献夫、霍韬皆为心学弟子,而且方献夫还跟王阳明亦师亦友。
明摆着对准王渊开火啊!
礼部右侍郎方献夫出列,举着笏板不慌不忙,说道:“广东提学使,确曾查抄寺观庙田数千亩,也确曾由臣与渭先(霍韬)经手。但是那些庙田,皆为和尚道士抢夺民田而来,臣等欲抄庙田分与无地流民。谁知还未分田,当时的两广姚总督,就强行把寺田给收走了。此事确实违法,臣请辞。”
礼部郎中霍韬也站出来:“臣亦请辞。”
今天这档子事儿,没在内阁讨论过,朱载堻有些懵逼。他不由看向王渊,但王渊避嫌不说话,复又看向杨廷和,杨廷和事不关己更懒得说话。
朱载堻听过姚镆的清官之名,此刻见他敢得罪王渊,心中不免有几分赞赏,觉得敢仗义执言的肯定是难得谏臣。
“咳咳!”
朱载堻清了清嗓子,第一次不依靠内阁,自己处理朝政:“方侍郎、霍郎中素有清名,虽于法不合,却于情可谅。二位不必请辞,但违法亦当惩,罚俸三月可也。”
“陛下圣明!”群臣高呼。
姚镆也手持笏板回到班次,不再继续撕咬纠缠,似乎今天啥事儿都没发生过。
王渊顿时了然,明白姚镆的想法。
无非文官集团的敌人已败,文官自己开始闹起来了。
杨廷和的身体非常糟糕,眼看着就要致仕,蒋冕、毛纪都不足以作为杨党扛旗之人。而且,杨廷和因为跟王渊妥协,侵害了许多杨党的利益,杨党内部早已经分崩离析。
再加上国家富强,官员们的改革欲望大大降低,许多中间派甚至王党之人,都不想跟着王渊搞改革横生枝节。
还有就是,杨党、王党之外,许多郁郁不得志者,也对前途感到迷茫。
姚镆这个时候跳出来,是想接手以上那些官员,结成一股新的政治力量。他公开跟王渊唱反调,是在表明自己的立场,自有“志同道合”者与之接触。
同时,也是因为朱载堻,表现得像个明君,并非啥事都听王渊的话,姚镆这才敢站出来——他想当帝党!
甚至,以前的帝党汪鋐,也可能向姚镆靠拢,两人联合成为帝党新领袖。
朱载堻搞不明白其中的弯弯绕绕,只单纯觉得姚镆敢于直谏、敢于得罪王渊,一下子对其心生好感。这并不是说,朱载堻就已经反感王渊,他之所以认同姚镆,纯粹是皇帝对贤臣、清官的赞许。
户部尚书汪鋐,表情古怪的看向姚镆。
汪鋐是最纯粹的帝党,朱厚照一死,他哪边都挨不着,正在思考是否投到王渊麾下。结果姚镆突然冒出来,这让汪鋐有了另一种选择,但这种选择又必然得罪王渊。
王渊叹了一口气,他不想当权臣,但似乎必须当了。
反对改革的官员,今后必然聚集在姚镆身边,形成一股并不强大但非常恶心的政治势力。让他们干事或许不成,但坏事却非常顺手,在地方阻挠改革更是让人头疼。
毕竟,想要真正改革,就必须向士绅开刀,士绅们不会坐以待毙。
甚至有些家伙,还会扛着红旗反红旗,把王渊制定的惠民改革方案,故意扭曲执行成惨民害民的暴政,如此就能从根子破坏阻挠改革。
杨廷和觑了姚镆一眼,又看了王渊一眼,似乎在说:“你们好自为之吧,等我退休以后慢慢玩,老夫就眼不见为净了。”
这就是没了太监、勋贵、武将拉仇恨的坏处,王渊无法再慢慢发育,他现在就是最大的B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