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通报刘虞死讯的信使先到五天,算是李素做得非常正确的一个决定了。因为这样就让他本人避开了刘备最悲伤最不好面对的那几天,等李素回来时,不用跟着一起再忙活那些繁文缛节。
当然这也绝对不是说李素本人没心没肺,毕竟他都知道这噩耗二十多天了,最初的震惊和悲伤早就过去了。刘虞对他的提拔之恩,他也绝对是记在心里的,并不是把对方当NPC利用。
不过么,来的路上这二十几天行船,他每天吃素,身边随行的人,和包括典韦在内的保镖,都是亲眼见到的。李素问心无愧,也没人会指责他忘恩负义。
另外,李素也知道,当他回到成都的时候,基本上刘晔肯定也至少到了雒阳,开始按他交代的计划、宣扬散布关于刘备阵营外交态度的假情报了。可惜各方诸侯究竟是如何反应,李素至少要再过两个月才能听到反馈。所以这事儿倒也不急着操心,就当先埋颗棋子,等蜀地的内务收割完了再打听也不急。
抵达成都的时候,刘备只是到城门口接他,跟他稍微聊了几句,关照了一番,并没有悲伤多久。李素也表达了“化悲愤为力量,好好投入到工作中去”。
让李素挺感动的是,回到侯府的时候,虽然蔡琰已经三个月没见他了,但也是穿着白绢的衣服,举止得体,即使回到内宅也没有立刻狎昵,更是把锦瑟绣瑟那些平时舞乐使唤的婢女都支开了,免得李素落下近女色的骂名。
最后还是李素就寝安歇的时候跟妻子说悄悄话:“我茹素是从巴丘上船算起的,已经二十多天了,一个月也快了,咱也不算违背王命。”
蔡琰郑重地说:“妾怎会为一时枕席之欢,坏夫君义名,不必挂怀。”
李素:“既然你那么懂事,这几天给你看些我此行荆州写的游记诗文吧,也好排遣你不曾去荆州游山玩水的郁闷,就当是你亲眼见过了。”
谁让这个时代没有照相,汉末的水墨画也不适合写实画景呢。就算能画,李素的手艺也太差,根本画不像。所以只能是顺应时代,以文志景,也只有读书人欣赏得来。
蔡琰挑灯夜读了《巴丘楼记》和《捕蛇者说》这两篇李素写的散文,又看了几首诸如“六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巴丘城”之类的洞庭湖写景短诗。
颇具雅骨的蔡琰,很快就被满足了,比得到夫妻琴瑟和谐的慰藉更加身心舒畅,如痴如醉。
李素也不是故意要吟几句诗就让自己的女人高潮,也是事急从权不得已而为之。而且这也没法复制,换个女人用这招根本就Get不到G点。
……
歇息了一夜之后,李素也很快进入了办正事儿的状态。
次日一早,起床打几套五禽戏活动活动筋骨,在早餐的饭桌上,李素就问起蔡琰,这几个月那些潜在的“蜀锦囤货盟友”有没有什么动向。
出于对刘虞的尊敬,早餐只是稀粥和泡菜。没有荤菜,就在泡菜上多撒点芝麻、核桃碎补充营养,确保优质蛋白,顺便补脑。
以至于吃着吃着,李素就不由自主琢磨:反正芝麻、核桃都有了,是不是应该把粥稍微鼓捣鼓捣,变成芝麻糊……来寄托对刘虞的哀思,又不违反“茹素”的禁令。
反正后世那些大牌芝麻糊的配料表他也看过,芝麻超过10%就算符合国家标准了,剩下九成都是大米、黑米、黑豆、糖。李素只要让厨子把米碾成米粉,炒干,把芝麻也磨粉,加蜂蜜或者红糖,应该就行了。
蔡琰吃着核桃拌粥,一边回忆一边慢慢说:“这几个月里,最早来常常找我窜门的,就是诸葛二小姐了——诸葛家的织锦作坊生意,不就是阿亮他二姐在经营么。夫君刚走一个多月,她就常来走动,问了几句‘为什么不让蜀锦放货,再不放货她没钱进丝了’。
得问我们的缫丝坊赊货,或者用之前借给我们的锦抵后续的生丝进货款。我也答应了,其他几家贵戚后来也是进原料周转不开,听了诸葛家的投石问路,也要求拿之前赊给咱的锦抵进丝款子。所以我好歹都安抚住了,只是咱自己只收不卖,上个月开始连问蚕农买夏蚕的钱都快不够了。”
李素听了,也意识到自己走之前,交代得不够细,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大事,稍微有点日常经营办法的人都能解决。
工业化大生产,最关键的是资金链周转。任何一个企业环节囤积增加库存、生产后不卖不回笼资金,肯定都会遇到没钱周转再进原材料的问题。
蜀锦工坊被要求暂时不许卖锦,就肯定没钱买丝。缫丝工坊白赊丝给织锦的,自己就会没钱买蚕。
而蚕农都是非常零散的小本经营,不可能去跟蚕农们谈赊账几个月,那样反而容易把要办的大事泄密,所以最后所有织锦工坊的周转压力,都转嫁到李素家了。
谁让他家水车上千,是蜀郡第一缫丝大亨呢。幸好李素才离开三个月,最后倒也没资金链崩断。
李素稍稍有些后怕地问:“这事儿后来解决了吧?怎么处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