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3自行反坦克炮这玩意,实际上也可以称作坦克歼击车,这时代更多的是将其翻译为“坦克杀手”。(注:英文为tankdestoryer,直译为“坦克杀手”,高大上点的现代翻译就为“坦克歼击车”)
其实自行反坦克炮和坦克歼击车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都是一个机动底盘上加一个反坦克炮。
至于部份军事爱好者想根据某些特征强行将其分为两类,比如自行反坦克炮大多是轻型装甲车或轻型坦克底盘上加反坦克炮,坦克歼击车是中型甚至重型坦克底盘加坦克炮……
这样区分显然只是看表面,初时“坦克杀手”针对的坦克装甲并不厚,比如德国的2号、3号坦克,那么在车上架一门小口径反坦克炮基本够用……小口径反坦克炮重量轻,半履带装甲车和轻型坦克底盘就足以承载,成本低而且还有很好的机动性,何乐而不为?
但随着坦克的装甲越来越厚,小口径反坦克炮显然已经满足不了需求了……如果还载着这些小炮去当“坦克杀手”的话,那就只有被坦克杀的份。
于是反坦克炮的口径不断变大,重量也随之成级数的增加,半履带装甲车和轻型坦克的底盘已不足以承载,只能牺牲机动性换中型、重型坦克底盘。
还有一种强行区分,是认为自行反坦克炮大多是敞开式的,坦克歼击车有装甲甚至是全封闭式的装甲……拜托,那只不过是把自行反坦克炮的护盾与底盘连为一体或视情况额外增加一些装甲而已,美式M10、M18坦克歼击车全都是敞开式的。
总之,这些玩意不管是什么名称,都是针对敌人坦克设计出来的装备,共同点就是拥有比坦克更远的射程,大多拥有比坦克更开阔的视野和空间,从而能够远距离摧毁敌方坦克。
相比起用中型或是重型坦克底盘改装而成的“坦克杀手”而言,M3自行反坦克炮拥有超强的机动性,这使得它更适合机动作战也就是对敌人坦克群实施骚扰。
许敬宗的这个第三装甲连干的就是这事……
这个连有七十八辆M3式自行反坦克炮,确切的说这其中还有十几辆是装载了75MM口径野战炮的半履带车……这75MM野战炮口径是大了,但其因为并非长炮管的加农炮,所以弹道比较弯曲,这造成其穿甲能力不佳而且命中率不高,想要使用它在行驶的半履带装甲车上击中敌方移动的坦克十分困难,至少要在900米以内才能做到,所以与M3反坦克炮并没有很大的区别甚至还因为体积大、目标大而很容易成为敌方的目标。
第三装甲连分成两队,每队三十余辆M3自行反坦克炮一左一右的夹击赶来迂回包抄的德军第三装甲营……
M3的优点就是速度快,所以它们轻松的绕到德军第三装甲营的侧翼,这使得德军第三装甲营不得不应战……3号坦克的正面装甲虽然有30MM,但侧装甲只有20MM,如果不应战的话,M3自行反坦克就可以在大显神威了。
于是德军很快就各分出十几辆坦克出来应对,用德军第三装甲营指挥官海森堡的说法,就是“驱赶令人讨厌的苍蝇”。
但很快海森堡就意识到自己陷入一个很尴尬的境地……相对于敌人这些M3自行反坦克炮来说,坦克的速度实在太慢了,大慨只有它们的三分之一。
海森堡考虑是否可以用轻型坦克也就是2号坦克去追击,但很快就否定了这个想法,因为2号坦克的装甲根本就不足以抵挡反坦克炮的攻击,这会使他们逐一倒在追赶的路上。
但3号坦克去追击……敌人的自行反坦克炮调个头就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