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大发现(2 / 2)

天下豪商 大罗罗 5201 字 4个月前

今年已经十七岁,马上就要年满十八岁的王中孚飞快的攀爬上了“顺风”号的瞭望篮。

他现在一名东宋水军少年讲武堂的学生,所谓少年讲武堂,其实就类似于周国的骑士小学。目的为讲武堂(军事学院)输送优秀的生源,同时也为军队输送基层的军官、军士。

王中孚是两年前跟随义父陈遘移居江宁的,陈遘和其弟陈适都是不二主的忠臣(陈遘在周国做官不算二主,因为周国是共和制,没有主子的),当然不能出仕不孝子赵楷。所以就在武好德担任司业的江宁大学堂(又一所千年名校诞生了)觅了儒学博士的教职。

而王中孚则因为一身好武艺,被陈适的好友武好文推荐去读了水军少年讲武堂。这孩子也真是聪明,虽然没有一点算学、形学、自然学的基础,却很快就补了上去,在学堂里面名列前茅。

这段时间,他则被分配到水军南洋舰队见习。等到见习完毕,就可以去报考水军讲武堂了。

而他在南洋舰队见习期间的表现,也将成为讲武堂是否录取的重要依据。

由于东宋没有科举制度,想要入仕,只有先取得小学或大学的毕业文凭,然后再参加公吏考试或从军。

所以取得水军少年讲武堂和水军讲武堂的毕业文凭,然后成为一名水军军官,就成了少年王中孚唯一,也是最理想的上升途径了。

爬上瞭望篮,从一名同袍手中接过望远筒后,王中孚就开始了长达3个时辰的执勤了。

望远筒中的图像,已经不再是海天颠倒的了,而是变成了大头向上的图像。这可是云台学宫自然学院的光学科多年研究的成果……

另外,用来制作望远筒镜片的材料也不是天然水晶,而是变成了透明度很高的天津琉璃片——这种琉璃片的良品率很低,大约只有百分之几的产品合格。不过比起天然水晶,还是便宜太多了。所以可以大量生产望远筒装备部队了。

王中孚循着左前右后的持续,一遍又一遍的观察着波浪起伏的洋面。洋面上什么都没有……只有波涛起伏,还有几只白色的海鸟在盘旋。

不对!有海鸟!

在茫茫无边的大洋中是没有海鸟的,只有在岛屿或者大陆沿岸附近才会有海鸟翱翔。

现在天上有海鸟,那么岛屿还会远吗?

王中孚有点不敢相信的揉了揉眼睛,然后又将一只眼珠子贴上了望远筒的目镜,仔细看了看。

没错!就是一群海鸟!

王中孚收好了望远筒,然后转身敲响了警钟。

“当当当当……”

刺耳的钟声传来时,陈江正在位于舰船后艏楼内吃早饭,稀饭就肉包子。正呼噜呼噜吃着,警钟就响起了。

不是急促的战斗信号,而是存在间隔的警钟声,这是瞭望哨有所发现的信号。

陈江连忙放下一个吃了一半的包子,然后擦了擦嘴,站起身大步流星走了出去。

上了后艏楼,陈江就看见船上的几个军官已经到了,一人一个望远筒,都在看天呢。

“发现什么?是陆地?”

“禀承节,是海鸟!一大群!”马上有人回答。

“是迁徙?”

“不是,就是在空中盘旋,仿佛在捕鱼。”

“近海……”陈江的呼吸一下子急促起来了,连忙拿出望远筒,朝前方的空中一看,果然有十来只白色的鸟类在空中飞翔。

“咱们在近海了!”陈江大声命令,“加派瞭望,仔细搜索!命令桨手加速,所有桨手上岗!”

桨手在舰艇巡航时是轮岗的,只有在战斗情况下才会全部上岗。至于全速划桨,那只能维持一刻钟,是战斗中发起冲击时的情况。

“顺风”号的速度陡然加快了,陈江举着望远筒努力向前观察。

海鸟,更多的海鸟!

陈江几乎肯定,附近一定有海岛,说不定还不小!

陈江做出判断的时候,站在高处的王中孚已经从目镜中看见远处的地平线了。

辽阔到无边无际的地平线!如果那是一个岛屿的地平线,一定也是个非常辽阔的岛屿,甚至……有可能是一个未知的大陆!

一个新的大陆!

“发现陆地!陆地!发现陆地……”王中孚大声呐喊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