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七章 新官上任(2 / 2)

大明小学生 随轻风去 7524 字 9个月前

陈凤只是个负责执行的属官,没有太多自主想法,但还是忍不住疑惑:“那你又为何公然表示禁海?禁海越严厉,海寇数目也就越多,你还嫌明年不够麻烦的?”

“我心里自有计较,先依照往常政策惯性而已,以免上来就大肆更改,导致乡土豪势警惕起来。”

这里面有一个很玄学的“悖论”,沿海大户们既偷偷摸摸的搞走私贸易,但却又希望继续维持禁海,但与此同时还希望禁海不要太严厉。

陈凤也颇有感慨的说:“在你驾临浙江之前,我在宁波呆了两天。

不亲眼目睹就难以相信,海边家家户户或多或少的、几乎都参与走私。

我劝你也亲眼去看一看,看完才能明白,坐在幕府里发号施令是体会不到真实情况。”

秦德威点头答应了说:“情况实在太复杂,确实应该亲眼去看看。”

陈凤想起什么,又禀报说:“对了,你不是要找一个叫俞大猷的福建武官吗?

他听说你要找他,早早的就来杭州城等待了,这几日一直在幕府侯见。”

秦德威很诧异,这位历史名人为何这么不矜持?只因自己一声召唤,就提前从福建跑到杭州?自己的人格魅力有这么大吗?

“他不是千户和金门守备吗?未经准许,就胆敢擅自逃离?”秦中堂绝对不会因为是历史名人而故意偏袒,他本人就已经很可能是本时代最著名的“历史名人”了。

陈凤苦笑着说:“你有所不知,这个俞大猷乃是百户出身,考中武举后被提拔到千户兼金门守御。

前两年,他上书言事,激怒了按察使,直接被撤掉了职务差遣,所以他现在就是一个无所事事、没有实际差遣的小百户。”

秦德威无语,难怪俞大猷听到自己召唤,立刻就提前跑了过来,敢情他现在是个扑街。

在原本历史时空,毛伯温是赏识俞大猷的贵人,毛伯温当了兵部尚书后重新启用了俞大猷。

但在本时空,因为某中堂的排挤,毛伯温一直干着刑部尚书。

秦德威想着就吩咐说:“把他带过来吧!”

此时俞大猷别无选择,天天就在幕府门房里盼星星盼月亮的等着,所以来的很快。

秦中堂喝龙井茶还没有喝出滋味,就看到有个魁梧汉子在陈凤的引导下,大步流星的走了进来。

此时俞大猷的内心是非常激动的,他这个人满腹韬略,喜欢上书言事提意见,结果几年前为此丢了官职。

之后屡次上书,结果还是处处碰壁,至今未能重新起用。

却不料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秦中堂个素昧平生、素不相识的顶级大佬居然点名要用自己!

秦中堂打量了几眼,莫名其妙说了句:“还好还好,你正值壮年,不是少年版的。”

俞大猷理解不了这句话,但他心里猜测,肯定是不知秦中堂在哪里看到了自己的上书,然后欣赏自己的才华韬略,所以才会准备使用自己!

眼下倭乱复起,又有愈演愈烈之趋势,正是好男儿建功立业的时候!

俞大猷行完礼后,就从怀里掏出折子,对秦中堂呈上说:“此乃在下苦心构思出的平倭八策,斗胆献与中堂!”

秦中堂随手接了过来,但也没看,又开口道:“折子先收了,但我不是让你献策来的,只是想起用你。”

俞大猷见秦中堂对自己的献策毫无兴趣,虽然有点失望,还是立刻表态说:“从宁波台州到漳州泉州,在下哪里都去得,秦中堂尽管使用!”

秦中堂放下茶盅,很随意的说:“打算任命你当个坐营指挥。”

俞大猷大喜过望,坐营指挥这官职就是直接掌兵的,而且地位不低!

随即又听到秦中堂补充说:“然后你就去趟广东吧!”

俞大猷顿时就懵了,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正壮怀激烈恨不能立刻上阵杀敌,怎么就一竿子就把自己支到广东去了?这位秦中堂到底靠谱不靠谱?去广东这不就等于是流放?

秦德威又补充说:“从广西各土司征调了三千土兵,你去广东就负责接收吧,年底之前完成训练!”

俞大猷:“……”

土兵又是什么鬼?到底能打仗吗?这位秦中堂到底在想什么?让自己跑到广东去训练土兵?

“去不去?”秦中堂不容置疑的问。

俞大猷回过神来,连声道:“我去,我去!”

现在不去也不行了,已经别无出头之路了。土兵就土兵吧,反正是秦中堂吩咐的。

秦德威继续说:“还有第二件事,是我的私事。你到了广东后,等待一位姓齐的道台上任,然后辅助他修建可以作战的航海大船!”

俞大猷正在深思秦中堂的用意时,又听到秦中堂说:“这两件事记住要保密,不准在浙闽地方走漏任何风声!”

俞大猷稍加琢磨就理解了,在远离浙江的广东修建战船和练兵,等将来可作为奇兵,便点点头抱拳道:“下官明白!”

最起码能证明秦中堂心里是有筹划的,不是心血来潮乱搞一通,就是不知道广西土兵到底行不行。

送走了俞大猷,陈凤继续和秦德威说话,劝道:“你这一路实在劳累,不妨歇一二日放松,比如去看看西湖胜景啊。”

秦德威不禁想起了五百年后黄金周游览西湖的经历,下意识说:“算了,人太多了。”

陈凤建议说:“如果你想安静,那就清场啊,直接把别的游客都赶走就行了,你当你这个督抚是假的?”

当统治阶级这么爽的吗?秦德威摆摆手:“王命在身,倭寇未灭,就不必刻意游览西湖了,但应该去岳王庙祭拜。”

陈凤不禁乐出声来:“你一个姓秦的,去祭拜岳飞?”

“怎么?不行?你懂个什么?肤浅!”秦中堂不屑地说。

“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这两句,一直到五百年后还在流传。

自己也是姓秦的,这个逼怎能不装?

而且还不能大张旗鼓的以官身去,应该偷偷摸摸的微服私访,然后留下这两句,这样故事才够韵味。